地震发生后,身陷囹圄的他一直未与家人取得联系,只能无奈地在烟纸上写下:“平安,一定要平安!”海盐县检察院一名女干警开始了为他找亲人的爱心之旅,7天后——检察干警为他送来家人平安的消息本报记者 陈岚 通讯员 颜宣
由于工作的关系,海盐县检察院干警黄苏平需要经常与当地看守所联系。5月22日上午,她偶然从检察院驻看守所的监所科负责人王小龙那里了解到,有一个叫朱小波的四川江油籍犯人,在地震发生后的这些天里,始终没能联系上自己的家人。 尽管看守所已经帮助其联系当地公安局和派出所,可是因为当地的灾情很严重,所以并不了解其家人的下落。后来又陆续让他往家里打过几次电话,可一直联系不上。他家人目前在哪,是死是活,一概不知。 由于一直没有家人的音讯,朱小波的眼神显得很黯淡:“我儿子3月份的时候给我写过一封信,但是最近都没有消息。” 王小龙告诉黄苏平,朱小波今年30出头,2007年10月因为盗窃罪被判刑一年两个月,一直关押在看守所。他的老家在四川江油市的马角镇,离婚后前妻去了贵州,哥哥嫂子常年在外打工,没有联系,家里只有外婆、母亲、侄子和儿子。目前仅有的联系方式是他母亲的小灵通号码,可是那电话一直打不通。 “要是我在外面,我早就回四川找我儿子了,在电视上看到老家受灾很严重,又不能回家看看,很揪心。”朱小波红着眼睛说。 朱小波母亲的联系方式,写在一张烟纸上,纸上有一行字格外醒目:平安,一定要平安! 黄苏平认真抄下了朱小波母亲的电话号码,又询问了他孩子的名字及就读学校。“放心吧,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帮你联系家人的。”临走时,她郑重地对朱小波说。 “谢谢!”朱小波的眼睛里满是感激。 回到办公室,黄苏平立即拨打了朱小波母亲的电话,可电话那头依旧是无法接通的语音提示。她决定上网查查当地的伤亡情况和伤亡名单。 多番查找,终于在一条新闻中找到了当地的灾情报告及伤亡情况。忽然,她又想起这些天在浏览新闻时看到过一些寻亲网站。或许那里会有有用的信息!但是几番尝试之后,依然未果。 23日,黄苏平尝试着在百度搜索“江油马角小学”,终于在江油市教育局的网站上一条新闻里得知,马角小学没有人员伤亡!这个好消息让她心里顿时充满了希望。 接下来的几天,她一直在努力做着尝试:从江油市教育局网上找到网站值班电话→从值班室找到教育局抗灾指挥中心的电话→从指挥中心找到了马角小学的临时值班电话和校长的手机号码…… 一遍遍拨打,一次次忙音。马角小学的值班电话一直无人接听。校长的那个手机终于接通后,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这样的答复:“你打错了!” 黄苏平不甘心几天的努力就这样以失败告终。5月28日下午,她再次拨打马角小学的值班电话。又在无数次的尝试之后,电话终于通了! “喂,你好,这里是马角小学,你找谁?”电话那头是马角小学的老师。黄苏平刚报出朱小波儿子的名字,那位老师立刻清楚地告诉她:他是一年级2班的学生,这个名字我们学校就一个孩子。现在安好,一家人也都安全。末了,她还答应再去他们家看看,进一步了解情况后再联系。 马角小学,终于找到了!看守所里,已经度过了好几个不眠之夜的朱小波,终于露出了欣喜和感激的笑容。 (文中朱小波系化名) |